音响音质评价

2017-07-02   风的声音

音响音质评价

【音箱音质】评价

(文章转自网络)


假设你没吃过榴莲,我现在要给你描述榴莲的“口感”,那...无论我内心多么真诚、图片拍得多么好看、口头吹得多么牛逼,文字写得多么感人...
你可能吃第一口就吐了


描述“听感”也是如此,


文笔烂免谈,文笔好也不一定可参考,作者还要爱音乐、玩乐器、懂电子... 即使都懂,还有丰富评测经验(例如小编),那反而很危险——我有能力忽悠大家、也可以“误杀”一个产品。

 

因此叉烧评测室一直在研究:
怎样量化听感、限制自己


2011年叉烧网开始全职运营,2013年评测从纯吹牛逼改为打分制,2014年开始加入频响测试,2015年为不同的产品制定了不同的打分体系,2016年优化了手机端样式...
2017年,我们还想再改进一下。


之前只有整体打分,音质只是一部分
现在我们希望“音质”也能量化
没有欧美的模式参考,只好自己摸索
不考虑外观、技能、价格,只谈声音

 

我们尝试把音质“大卸八块”,
以后的评测可能会多一张图:


 

这里谈的是“特点”,不是优/缺点
特点可能是优点,也是缺点
(有人觉得榴莲好吃,有人想吐)


下面我们解释下每一点:

 

——— 频率响应 ———

 

人称“频响”,是 HIFI 和“监听”的主要区别,监听追求平直的频响和真实的声音;而 HIFI 追求声音的漂亮,就像美图秀秀。真实和漂亮无关高下,只是不同的需要,但随着播放平台陆续切换至电脑或手机、软/硬件开始结合,现在 HIFI 开始越来越平直,更像监听,这是因为:
“特色”这种事情可以交给软件
软件可以设置不同的声音风格(例如下图调成 HIFI 御用的“微笑曲线”),不用像硬件那样局限于一种口味,这时音箱/耳机最好准确一点,否则就像把 P 过的图片再 P 一次,调出来就乱套了。

我们的 2017 年标准暂且规定:
±1.5dB/-3dB 为 5 分、±3dB/-6dB 为 4 分、±6dB 为 3 分

 

 

 

——— 高频延伸 ———


“延伸多” 不是 “高频多”
即使延伸到 50kHz,高频听起来可能不多。人耳对高频的识别来自“听毛细胞”,这种细胞出生后就一直减少,导致人类对响度和高频的敏感度只降不增,30 岁基本听不到 16kHz,MP3 正是利用这一点缩减体积:把 16kHz 以上不敏感频率去掉(下图),而你听起来并不觉得有何影响。

如果你在乎“分数”,那延伸越高越好,如果你是实用主义,那 20kHz 以上没有实用意义(但厂商一定会大吹特吹),18kHz 足够大多数人使用,不过既然是评测,我们暂且规定:
20kHz 为 5 分、18kHz 为 4 分、16kHz 为 3 分


——— 中频靠前 ———

 

专门针对录音师,尤其流行乐录音
棚里至少有两对监听音箱,一对中场监听或主监听,用于演绎全频段;另一对是近场监听,用于“挑错”。在全频音箱上,中频容易被低频掩盖、被高频抢风头,而录音师每天工作几个小时,耳朵很疲惫,这时要是中频(尤其 1kHz 附近)突出一点,主要声部的人声和中频乐器便显得靠前、清晰,录音师干活也轻松一点。
典型代表是90年代的标准监听 YAMAHA“老白盆”(下图),不过新一代“挑错音箱” 也有变化:只衰减低频和高频,这样可以保持中频准确、又让中频更清晰,是更理想的方案。

 


注意中频靠前不适合普通人
它的声音会显得硬、干,音色也有轻微改变(泛音相对少了),如果家里或个人工作室只能有一对音箱,还是要考虑全频箱。所以这里得分不是越高越好,以老白盆为 5 分,4 分是“均衡靠前”,3 分是“均衡靠后”,2 分是“微笑曲线” ~ 


——— 泛音丰富 ———

 

张惠妹和刘欢同时唱 A5(880Hz),这时频率一样,即使他/她们音量也一样,你还是能分辨谁是刘欢、谁是张惠妹,因为两人的音色不同,音色取决于泛音,也叫谐波。
泛音是很细小的音量变化,频响图看不出来。泛音丰富时,各声部真实自然,如果泛音不足,会失去很多“颗粒感”,但普通人听起来可能更“圆润”。下图是笛子和小提琴的泛音,只统计到 8 次泛音,事实上泛音是无限的(只是越来越小),如果切除小提琴的二次以上泛音,听起来会像笛子,如果切除笛子的三次以上泛音,听起来会像合成器的正弦波。

 

 

厂商们无法用参数表现泛音,但有少数厂商会公布“泛音失真”,即“谐波失真”,但各厂商测量的标准不统一,例如用多少声压、多少距离、播放什么波形和频率来测都不公布,因此意义不大(Neumann KH 官方说的),还容易被一些厂商利用。

 

 

——— 声场大小 ———

 

有一次盲听对比话放,在 NEVE、Avalon、API 和 Millennia 之间我一下听出了最后者,因为其他话放听起来都是“干音”,而 Millennia 居然录出了录音间的混响和空间大小。
泛音和声场都是一种细节,泛音是同时发生的细节,声场是时间先后的细节,在真实世界中,环境有无限的声音反射,让你判断音源距离、空间类型和大小。这些反射声音很小,无法通过频响反应,声卡可通过“信噪比”判断最小的有效声音信号,但音箱厂商最多公布功放的信噪比,整体无法测量,如果信噪比高、细节多,空间感便更真实。
有些顶级 HIFI 是“声场大”加上“微笑曲线(中频少)”,这样听起来歌手会很远;有些监听是“中频靠前”加上“声场大”,例如 Sceptre S8,这就很有意思,你会与歌手置身于同样的空间里... 我们这里把 EVE SC400 系列作为 5 分的标准。

 

 

——— 低频下潜 ———

 

高频是十字绣,低频是体力活
低音单元的振膜比高音头更沉、面积大(振动时空气阻力大),因此更“吃力”,需要更大的功放推力。现在音箱的下潜比几十年前深了很多,但少数厂家会特意减少一点下潜,把推力留给中频细节的表现,让双分频音箱的细节接近三分频音箱。还有一种方式是把“体力活”交给低音炮这些“苦力”,但导致了预算的增加...
声音的完整性 (下潜深) 、中频细节和价格三者不可兼得。在同价位里,下潜不一定越深越好,你可能要为下潜舍弃其他东西。下潜还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“断崖式衰减”,参数漂亮但听感突兀;另一种是平滑衰减,听感自然但参数看似下潜不深,不过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,我们的标准是:
30Hz 为 5 分、30 ~ 40Hz 的给 4 分,40 ~ 50Hz 的给 3 分

 

 

——— 低频速度 ———

 

如果干不动体力活,可以做慢一点
也可以称为“瞬态”,比起高频和中频,低频的响应没那么快,频率越低、响应越慢。假设一个音箱能下潜到 20Hz,在最好的情况下,延迟会是下图这样(纵轴是时间),18Hz 的延迟高达 55ms。这要发生在中频,你马上能听出来,但低频却可以接受。

 


速度用频响图无法反应,慢一点测出来也是平的,当然也有其他参数进行考量,包括“相位响应”和“脉冲响应”,不过影响因素还很多,例如单元会给音头加一个“物理压缩器”,即使时间快但是削弱了音头的峰值,听起来会“软”,这里的判断主要还是来自经验。

 

 

——— 低频厚度 ———

 

干不动体力活,又要保证速度,那只能做糙一点
低频占据我们八点分类的三点,因为低频确实难做,ME Geithain 官网写过:我们的监听只有下潜不同,音色没有区别——光是下潜不同就能造成 ME 从 2 万到 12 万的价差。
“厚度”还有说法是“抱团感”,如果听过低音炮,会发现即使量不多、下潜不变,但鼓声明显的不一样。即使全频箱做成三分频来减少低音负担,质感与低音炮仍有区别,三分频箱的低音单元通常用薄振膜、低阻尼胶圈的“大号中音单元”,是个很高的瘦子(虽然速度快),而低音炮会用涂料式厚振膜和大阻尼胶圈,是个大胖子...
同样是胖子,也有区别,入门级低音炮就像孙悦,速度慢,低频松软(但很多人觉得这种低音很舒服),而顶级炮有先进的振膜和超大功放,就像奥尼尔,又快又扎实。这里我们以真力“蜗牛”低音炮的质感作为 5 分的标准。

 

 

——— Q&A ———

 

大家在回复中提到较多的问题,我都会加到这里

 

0、打分参考价位和尺寸吗?

叉烧评测的整体《音质篇》参考价位,但《音质分类》不参考,因为分类并不是用于衡量好坏,而是给你判断声音特点的,例如 3 寸桌面监听就是下潜不到 50Hz,甚至不到 80Hz,那它在下潜项目中就可能拿到 1 分。


1、为何不将 “高频多少” 或 “低频多少” 进行衡量?

准确只有一种,不准确有很多种。假设中/高/低三种频率分别有“偏多/准确/偏少”三种状态,根据中学【排列组合】的知识——这就有 27 种可能性,写不下啊!!我们只选了一种:中频偏多(靠前)来衡量,这是对录音师非常有用的指标。


2、感觉分类还不够细致?

我们开始规划了 6 点分类,后来扩展到 9 点,又删减到 8 点(原来“声场”还分“声场大小”和“声场远近”),而且“下潜”也可以分一个“下潜平滑度”出来,分类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,只能抓主要的,我们会根据日后大家的反馈不断调整。


3、频响、下潜、延伸都有可量化的数值,其他点都没有?

理论上所有的点都应该能被量化成数值,但目前行业做不到,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平直、延伸都到 20kHz、下潜都能到 30Hz 的音箱,听起来还会不一样,质感、细节、靠前和声场在行业里都没有量化数值的标准,只能靠我们的经验来判断。


4、音箱的分类判断对耳机也适用吗?

类目适用,但每一点的标准都不同,但最关键的是,比起音箱测量的标准校准系统,目前耳机行业并没有统一标准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高音甜,中音准,低音沉,总之一个词,就是“通透!”

 

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- 20000Hz,在这其中:
20Hz - 40Hz 为极低频
40Hz - 80Hz 为低频中段
80Hz - 160Hz 为低频上段
160Hz - 320Hz 为中频下段
320Hz - 640Hz 为中频中段
640Hz - 1280Hz 为中频上段
1280Hz - 2560Hz 为高频下段
2560Hz - 5120Hz 为高频中段
5120Hz - 10240Hz 为高频上段
10240Hz - 20480Hz 为极高频

 

而大部分人所提到的低频、中频、高频也就是一个统称,20Hz-160Hz 可以称为低频段,160Hz-1280Hz 位中频段,1280Hz-20480Hz 为高频段。

 

当然了,以上只是声学方面对于声音的一个量化,实际去听音乐并不会有如此直观的感受,以下我便以几个常见的乐器来举例说明。

 

小提琴,声音频率范围大概在 200Hz - 10000Hz 之间,其中的 8000Hz - 10000Hz 人耳感知会比较敏感,也是影响小提琴音色明亮度的频率段,在这一段如果设备表现过多,听感则会出现发刺的情况。

 

低音鼓,声音频率大概在 27Hz - 146Hz 之间,其中的 60Hz - 100Hz 会影响低频的厚度,像我们听一些比较 High 的歌曲,其中直击内心的「咚咚咚」就会受到这个声音频段的影响。如果设备在 60Hz - 100Hz 上表现不佳,那么低频的声音会变得不够有冲击感,较显无力,但太过了也不行,听感上会显乱,不够收放自如,所以低频其实想要做到出色并不容易,既要有力,还要能收得回来。

 

我们一般所说的人声,基本上处于 300Hz - 500Hz 之间,也就是中频中段这个部分,男低音范围则会下一些,女声范围则会上一些。好听的人声是丰富、具有感情的,若设备在 300Hz - 500Hz 表现出色,那么我们听到的人声表现也是足够清晰,口型合适的,反之则会显得沉闷,像隔着一道门和你说话一般。

 

如果你够细心会发现,有一些顶级耳机的频率响应甚至超过了人耳可以听到的范围,虽然耳朵听不见,但这些声音实际上是可以被大脑感知到的,这样带来的听音效果才会足够出色、逼真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人耳对于声音的感知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衰弱的,就好比正常人耳的听力范围为 20Hz - 20000Hz,年龄越大,这个范围会逐渐缩小,对于极低频与极高频会变得无法感知,所以事实上一些年龄较大的老烧,他们听到的声音其实还没有一位年轻人听到的丰富,所以,相信自己的耳朵吧,趁还年轻。